资源:
硬件设计中的属性形式验证(中文)
本书系统而实用地介绍了数字设计中的形式验证技术,重点涵盖属性描述、基于断言的建模方法以及可扩展的工程应用策略。通过大量实际硬件案例,引导读者掌握现代形式验证流程,兼顾理论基础与实现技巧,切实弥合概念认知与工程部署之间的差距,适合工程师、研究人员及高阶学习者使用。
购买须知
我们的课程大纲会定期更新,以反映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佳实践。对于单独购买且享有终身访问权限的课程或资源,学员可永久访问内容并免费获得更新。对于会员,有效订阅期间可访问所有“会员免费”的精选课程和资源(包括未来的更新)。这样既能确保终身购买的学员,也能让在订阅有效期内的会员,享受到最新、最相关的内容。
Created by EDA Academy
Chinese
Last updated Apr 2025

Resource: 硬件设计中的属性形式验证(中文)
USD $499.9
-70%Today
$149.9
One-time Purchase
& Lifetime Access
你可以获得:
215 页综合学习资料 PDF:涵盖数字设计中形式化验证的核心概念,重点讲解性质定义、基于断言的建模以及可扩展的应用策略,并配有真实硬件案例。帮助工程师、研究人员和高级学习者衔接理论与实践。
结业证书:顺利完成课程后可获得由 EDA Academy 颁发的官方结业证书,为你的简历与职业发展增添亮点。
可在手机和电脑上访问:课程可在手机、平板与电脑上随时观看,让你无论在办公室、家中或出行途中,都能轻松学习。
来自 EDA Academy 的持续支持:课程结束后,你依然可以获得我们团队的持续支持,帮助你巩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阶学习规划:为你提供后续学习路径与推荐资源,让你在掌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技能,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内容大纲
2.1 设计流程与验证挑战
2.2 硬件验证中的形式技术
2.3 形式分析基础
2.4 形式验证的实用需求
3.1 通过轨迹观察失败与覆盖
3.2 形式验证中的结果可信度分析
3.3 在形式验证中管理抽象与近似
3.4 在RTL验证中的形式方法应用
3.5 接口假设的定义与验证
3.6 形式化验证效率
3.7 混合式验证方法
4.1 形式验证中的属性检查
4.2 通过属性检查增强设计保证
4.3 基于属性的验证概念
4.4 属性规范与形式验证
5.1 形式化属性验证简介
5.2 形式与动态验证方法的综合策略
5.3 形式化属性验证流程及应用
5.4 搭建形式验证环境
6.1 动态覆盖策略的探讨
6.2 基于变异分析的形式覆盖增强
6.3 结构与行为目标之间的差距探析
6.4 基于故障的规范完整性评估
7.1 仲裁逻辑与公平性分析
7.2 公平仲裁的保障机制
7.3 仲裁器的专用属性
7.4 基于优先级的授权控制
7.5 动态加权仲裁机制
7.6 客户端动态优先权机制
7.7 重叠请求的处理机制
7.8 面向仲裁器的可复用断言验证组件设计
8.1 简化内存控制器的设计与验证
8.2 接口结构与信号说明
8.3 SDRAM 控制器事务功能概述
8.4 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属性
8.5 SDRAM控制中的断言集成
8.6 封装断言以支持验证应用
9.1 串行通信中断言的构建思路
9.2 串行接口结构
9.3 启动与执行传输过程
9.4 接口行为定义
9.5 断言与总线监控集成
9.6 将断言组织成可重用验证组件
10.1 高效的队列验证方法
10.2 简化队列接口概览
10.3 队列操作与信号行为解析
10.4 用自然语言描述行为预期
10.5 断言监控器的集成设计
10.6 断言整合与监控实现
介绍
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效融合
形式验证已成为现代数字硬件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功能正确性、完备性与鲁棒性提供了数学保障。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可行性的形式验证框架,覆盖从 RTL 控制逻辑到接口协议及运算通道等多种设计层级。内容在强化模型检查、抽象优化、属性分解等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兼顾实际部署过程中的实现难点。
从属性描述到覆盖闭合的完整流程
书中首先剖析了形式验证技术的引入背景与动因,接着构建了一个统一的验证流程,涵盖属性规划、环境建模、有界证明策略以及结果分析。读者将系统掌握如何使用 SVA 与 PSL 等语言编写清晰、可扩展的属性,如何将这些属性嵌入端到端的验证框架中。通过对形式验证平台的构建、周期精确建模及约束复用机制的讲解,帮助读者搭建符合工业要求的验证环境。
面向真实设计的工程应用
本书以仲裁器、FIFO、队列、SDRAM 控制器等典型设计模块为载体,展示形式工具在复杂验证任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读者将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建模设计约束、定义完备性标准,并围绕控制路径与数据信息构建高效的验证监测机制。全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展开,每一个概念都配有实例支撑,切实实现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无缝衔接。
高阶主题:覆盖性、变异注入与完备性度量
针对传统仿真与断言覆盖的不足,书中引入基于变异分析的覆盖方法与故障注入技术,以加强验证完整性与属性描述的严密性。此外,还深入讨论了动态与形式结合的混合验证流程,提升在大规模系统中的缺陷发现能力与覆盖效率,为构建系统级验证策略提供指导。
适用对象与学习收获
本书适合形式验证工程师、数字设计人员、EDA 工具开发者及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生阅读。它提供了可重用、可扩展的形式验证方法论,适用于新项目的验证设计,也可应用于现有代码的形式回归分析。读者将学会编写高质量属性、构建完备的验证环境,并掌握从覆盖分析到验证收敛的全过程技能,具备将形式技术部署于实际设计流程的综合能力。
We HATE spam. Your email address is 100% secure
The document will be emailed to you. Please check your Spam folder if it doesn’t appear in your inbox.
We HATE spam. Your email address is 100% secure